首页 > 古代言情 > 凰女她权倾天下

第二篇-第二十三章:南巡江南(2)

凰女她权倾天下 黄色金盏花 2024-12-14 19:38
三月初十,赵光义接着勘察江南治水的名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始了南巡之行。第一站便来到了有“华夏风流、泱泱大邦、群贤毕至、天下繁剧、天上仙都”美誉的故称会稽的绍兴。
“陛下,您有没有闻到,好香的酒味!”坐在南下的龙舟上,梦璃忽然闻到飘来的一股浓浓酒香。
赵光义也嗅了一嗅,带着好奇环顾四周,“这船上哪来的酒香?王继恩,去看看,这是什么酒,让朕和爱妃也品尝一下。”
正在船尾巡视的赵普听闻后,急忙抱着一坛酒走上前来躬身献媚道:“陛下,微臣在登船之时刚巧得到的一坛美酒,没想到皇贵妃的鼻子这么灵,微臣刚把酒坛的盖子打开,贵妃就闻到酒香了,陛下,贵妃娘娘,请尝尝!”
王继恩接过赵普手上的酒,让随行的太监拿了几只杯子分别倒上后,从怀中取出银针试探了一下,无毒,这才递给赵光义和梦璃。
梦璃浅尝了一口,品了品道:“原来是女儿红,怪不得这么香呢~”
“原来朕的爱妃还是品酒的行家!”赵光义说完,也尝了一口。
“陛下可别忘了,臣妾原本就是浙江人,再说,这女儿红在会稽很有名的。”
“哦?是吗?莫非这酒还有什么趣事或者传闻吗?”赵光义疑惑问道。
“当然,每一种好酒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自踏足江浙之地,梦璃便触景生情,又想起了自己的娘亲,还有那碎心断肠酒。
“那璃儿妹妹跟我们讲讲这女儿红的来历,也让我们长长见识。”德妃附和道。
梦璃看向赵光义,赵光义点点头,示意她说一说这酒的来历。
梦璃端坐好,缓缓道:“这在会稽是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了。相传在很久以前,会稽有个裁缝师傅,娶了媳妇之后就想要儿子。有一天,他的媳妇有喜了,他高兴之余,便酿了几坛美酒,说是准备得子之时款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却不料,事与愿违,他的媳妇给他生了个女儿。他十分气恼,便悄悄把几坛酒埋在了后院的桂花树底下。十八年后,女儿长大成人,出落的十分美丽,又聪明伶俐,很招人喜欢。并且把裁缝的手艺学的非常精通,还绣得一手好刺绣,店里生意越来越好。裁缝渐渐对这个女儿刮目相看了。于是,决定把她嫁给自己最得意的徒弟。在成婚之日,大摆宴席,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还有一些老主顾,一下子很多人前来道喜,裁缝师傅喝得高兴,忽然想起十几年前埋在桂花树下的几坛酒,便找人挖了出来。结果,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色浓味纯,极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这就成为‘女儿红’了。此后,隔壁邻居,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风俗。后来,连生男孩子,也按这风俗来酿酒、埋酒,盼着儿子金榜题名时庆贺饮用。所以,这酒还有一个名字,叫‘状元红’。这种酒都是经过长期储藏的陈年老酒。是经历了人生喜悲之后才喝的出其中味道的。不管是艰辛的经历还是坎坷的人生,回忆起来都应该像这酒一样,有一股香甜的味道吧。”
梦璃幽幽说完,扫视了一周看向大家。大家似乎都被带进故事里了,个个拿着手中的酒杯凝视着梦璃。
半晌,赵光义道:“没想到还有这等风情雅趣之事,果然还是要多出来走走的。元休、德妃,你们也好好尝尝。王继恩,顺便回京之时,带上几坛回去。”
“小的遵命!”
赵普忙附和道:“微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请陛下放心!”
赵光义冷冷瞥了赵普一眼,便和大家一起欣赏着江南美景。
下船走进城中,赵光义在驿馆歇息了片刻,便吩咐了高以翔和几个护卫陪同,梦璃、德妃、赵普、王继恩、善柔伴驾,朝街上走去。
走了一会儿,赵光义忽然想到怎不见元休的影子,于是疑惑问道:“怎不见元休?”
德妃回道:“陛下,他说想自己一人在城中逛逛,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想必这孩子很是兴奋呢!”
“也好,让他自己出去多见见世面也是好事!”赵光义欣慰说道,“那就不管他了,我们几人随便走走,今日风和日丽,有你们二位爱妃相伴,这一路上确实有不少乐趣。璃儿,你是杭州人,要不要顺便回去看看?”
梦璃忽然停下了脚步,面色也沉了下来,咬牙道:“陛下,臣妾的家人现都在京中。”
赵光义这才忽的想起梦璃的出身,她本是吴越国的公主呢,于是面色温和拉过她的手,以示安慰。
忽然,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传入他的耳边,赵光义循声望去,“丽正书院”四个飘逸的大字映入眼帘。遣退了侍卫,就和梦璃、德妃进入。王继恩伴驾,赵普一看,也尾随其后。
四人进入后就看到元休在和几位学士谈学,赵光义对此子这次南巡的表现十分满意,上前听他们在谈论什么,元休见到赵光义,正要行礼,赵光义拉起元休示意他穿便服有事微服私访不宜暴露身份,元休拱手道:“父亲,儿子正和几位学士谈论《太平御览》。”
“哦?是吗?那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赵光义起了兴趣,笑问道。
几位学士也随元休拱手行礼道:“此书包罗古今万象,是部非常有价值的书。听闻当今圣上每日都要阅读三卷,所以当今圣上文采卓然知识渊博,处理国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是呀,曾有人觉得皇上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可是,皇上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我们都以这个好习惯为榜样,正准备效仿,也好在大比之年金榜题名,报效朝廷。”
赵光义听后喜滋滋的,没想到这南方的人那么喜爱读书,也以他的习惯为习惯,看来,自己更要以身作则,民间才会有好的口碑。
梦璃的的确确没有想到,赵光义在民间有如此影响力,看来他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只要对世间子民好,何必纠结于谁做皇帝呢,赵光义这点的确是能胜任的。可是又想到他种种恶行,难免心中又激起涟漪,绝不能被他这种外表所迷惑。
德妃和元休的眼神相交汇,向他点点头,表示这招非常好,抬高了赵光义也顺便提升了自己,这样一来赵光义就会重新重视这位曾被遗忘的儿子。
一行五人走出书院,赵普讨好的为赵光义引路,赵光义或许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对赵普说道:“你这宰相不喜爱读书,现在开始给朕要好好读书了,民间都这么崇尚文学了,你这宰相更不能落下,俗话说宰相肚子能乘船,你这度量不够岂能乘船啊?哈哈。”
赵普被贬得无地自容只能低头,这时元休说道:“听闻宰相大人家中只有一本《论语》,宰相大人逢人便会说只用了半部论语就帮助父皇治理了天下。宰相大人才是让人佩服呢,父皇若让大人再去读书,那大人之深谋远略岂不堪比姜太公了?”
赵普本就心中苦闷,又被这无名殿下嘲笑的更是恼火,脸色是变了又变,咬牙切齿道:“微臣惶恐,多谢殿下抬举,微臣今后定好好读书,能多为皇上和朝廷分忧是微臣的本分。”
“不用客气,宰相大人,这正所谓开卷有益嘛!”
赵光义听到元休这么说,更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他这不仅给赵普提了个醒,更给他敲了个警钟,告诉他要学姜太公,适时而退才是上策。“开卷有益”,赵光义重新审视元休,点头道:“对对对!开卷有益!开卷有益!我儿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哈哈哈。”
梦璃也会心一笑,带元休出来果然没有枉费她的一番心意。
赵光义自登基后,一直被朝中之事缠的不可抽身,能借这次南巡出来散散心,对他来说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尤其是有梦璃的相陪,他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当年的花蕊夫人也给不了他的。他这一生虽说利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皇位,也做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可终究上苍带他还是不薄的,不管梦璃的真心是否已经给了他,他只要每天有她相伴,就这么看着她,他也会深感欣慰。可心中,为何隐隐有股不好的感觉呢?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一向敏感多疑的他,又想到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