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公主也能当皇后

第二十四章是你

公主也能当皇后 驼铃声 2024-12-10 19:23
可想而知,战斗很惨烈,也很迅速,半个时辰的工夫便结束了。
战斗的结果是,我方伤了三个家人,敌人被全歼。能获得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要归功于师父的连弩做得好。任敌方功夫再高,也搁不住连弩突然全方位的扫射,再加上本姑娘画龙点睛般的狠辣点杀。
娘亲从车里爬出来,看着一地的死尸,连声念佛。我笑了笑,便去救治受伤的家人。采音、采笑和李小环也过来帮忙。
我边给家人们包扎边问:“感觉怎么样?”
几个家人齐声说:“少爷,奴才们跟着你,拿着连弩向涌过来的敌人扫射时,感觉自己特英勇,特像个英雄。”
采笑闻言道,“对对对,奴婢也有这感觉。在车里看着你们面对敌人,没有一点慌乱,还能镇定的出手,感觉你们突然高大了好多。”
采音说:“少爷,下回也给奴婢一张连弩,让奴婢能近身的保护老爷和太太,您也可以更放心的去迎敌。”
李小环道,“这主意好,有了那个东西,咱们弱女子也能制敌于瞬间了。”
我点点头说:“李姑娘说的对,这种连弩只适合于远距离攻击和近距离的突然出手,若是被强敌近距离的有了防备,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老爹听了,忙命令家仆去仔细的检查有无活口留下,说这回咱得心狠点,决不能因为留下活口,而让敌人摸了咱的底细去。尤其是这连弩,一定得藏好了。如果敌人再来时,有了防备可就麻烦了。
娘亲闻言,重新染上一层忧虑道,“那咱快点的上路,早到京城早安心,那里毕竟是天子脚下,贼人轻易的不敢乱来。”
一家人都说是,随即收拾了收拾,继续的启程赶路。
又走了三日,我们安全的抵达了京城。众人舒了口气的同时,不免又暗自捏了一把汗。虽说这里是朗朗乾坤的天子脚下,可也是曹瞒的老巢。对方肯定已摸清了我们和舅舅家的关系,现如今是不是正张开大网等着我们来投,还是忌惮舅舅家的势力,想暂不公开动手,都是个令人担忧的未知数。
老爹说:“咱也别担那些心了,反正已经来了。这一大家子既不能躲也不能藏的,只能走着看吧。”
说着话,车队辘辘的穿过高大的城门洞,走上了宽阔笔直的南安街。
街上人流如织,繁华热闹的让人联想不到民间的萧条。
我东张西望的看着街景,忽闻有铜锣开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老爹急忙让车架随着行人闪到路边。
我凝目往远处观瞧,就见迎面一行队伍庄严华丽的走了过来。
打头的是十二面铜锣正“咣、咣、咣”的开道,紧跟着有十二杆五彩旌旗迎风招展着走过,随后是一辆五龙雕辇缓缓而来,八个宫娥太监随侍左右,目不斜视的走着,执戈卫队紧随其后,明晃晃的刃尖映着日光,刺人眼目,叫人不敢正视。
我正看的出神,忽听有人隐约的喊了声,“妍儿”。
我急忙四顾,不见相熟之人,问老爹,老爹摇头说:“可能是街上太乱,你幻听了。”
我疑惑的又打量一下四周,再侧耳听了听,心想,难道真的是幻听?自己最近也没上火呀。
这时娘亲掀开车帘说:“妍儿不要骑马了,快到车上来坐着歇会儿。一会儿到了你舅家,还有得累呢。再说这天子脚下,也不可太招摇。”
我又看了看四周,随上了娘亲的马车。
爬进娘亲的马车,才发现小环姑娘正羞红着脸往里挪,我歪头瞅着她问:“姐姐可来过这京城?”
“回公子的话,奴家从未出过祁乐镇。”
“听说姐姐的茶艺很是了得,哪天得闲儿时,还请姐姐赐教一二。”
她羞答答的点点头说:“只怕要让公子见笑。”
娘亲道:“你表嫂也颇懂茶艺,等进了尚书府,你们不妨多交流交流。可惜你表姐一家不在京城,随着你姐夫放了外任。她也是个爱热闹的,见了你们一准高兴。就不知你外祖母的病怎样了?”娘亲说着,忍不住掏出帕子擦了擦眼睛。
我忙安慰道,“这马上就要见到了,娘也不要再胡乱猜度。若是到府里发现外祖母已经好了,娘不是白伤了心么?”
说着话,马车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大街,礼部尚书府的匾额遥遥在望。门前有几个仆人远远地瞧见了我们的马车,一溜烟的跑进了府里,去给府里人送信儿。
我们刚到大门口,一群男女老少便从朱红的大门里涌了出来。
舅舅冲老爹拱拱手说:“妹仗一路辛苦,等了你们好几天,估摸着也快到了。”
舅太太领着一个中年贵妇走到马车前,招呼着我们问累不累。我扶着娘亲下了马车,上前给舅母见礼。
舅母愣愣的看着我,问:“你,你是?”
娘亲忙上前说:“这就是妍儿,路上为了方便,她才穿的男装,大嫂别被她唬住了,这孩子就爱淘气。”娘亲说着看看舅母身后,问,“这就是善哥儿媳妇吧?”
表嫂端庄的上前行礼道,“姑母一路辛苦,快进府歇歇,妍儿妹妹也出落成了大姑娘。”
舅母接话说:“可不是?一晃就是十几年,当年见她时,她才这么大。”舅母边说边用手比划着,“真快呀!刚才可真是唬了我一跳,想着这谁家的帅小子?竟来管我叫舅母,不成想却是咱家的妍儿。瞧这出落得,就跟水葱儿似的,怎么看怎么让人爱。”
一家人说笑着相见完,娘亲又拉过站在一旁发愣的李小环给做了介绍,舅母和表嫂照例夸了一通,才请我们进府。
小环稍退了两步,白着一张俏脸问我,“你是女的?”
我冲她眨眨眼道,“嗯,怎么?姐姐很失望吗?姐姐是不是看上了本少爷?”
娘亲一巴掌拍我背上嗔道,“尽胡说!天天的就没个正形儿。”
我嘻嘻一笑,拉起李小环往前走去。
表嫂笑,“我就喜欢妹妹这样的,爱说爱笑的,活泼!”
“侄媳妇快别夸她了,这一路上,能的她,就差把天给捅破了。”
一群人说着话走进后宅,我则一路观察着府里的地形布置。
尚书府内宽阔敞亮,没有多少花草,到是颇有几棵高大的乔木枝繁叶茂的,各种建筑也是崇尚高大肃穆之风。
我们随着舅母穿过花厅,绕过正堂,来到后宅。
迎面而建的是正房五间,气派巍峨,两边有宽敞的抱厦回廊,再往东西两侧看去,则是两重的跨院,正房的后面大概就是花园。
走进主屋,外祖母侧卧在雕花大床上,正勉强的睁着眼睛看我们。
娘亲疾走几步上前,喊了声“娘”,便哽咽再难言。
外祖母艰难的抬手想摸摸娘亲靠近的脸,却没够到。娘亲心痛的拿起她的手,放自己脸侧摩挲着。
我走上前喊了声“外祖母”。
她看看我,眼中满是欣慰,喃喃的问:“你是妍儿?”
我点点头,说:“外祖母,妍儿想先为您请请脉。”
舅母吩咐着人上完茶,说:“妍儿快些给你外祖母瞧瞧,早就听说你的医术了得,一家人都在盼着你快点来。”
我拉起外祖母枯瘦的手,仔细的把完脉,说:“请舅母放心,外祖母不防事的。这病是内积食滞,外感风寒所致,又因年老体衰,抵抗力差,加之调理不当才使病情加重。我先开几服药疏导气脉,再用饮食调理,包外祖母很快就能病体痊愈。”
外祖母闻言,放松了精神问:“这么说,我的病还能治好?”
“当然能治好,老祖宗您就等着越来越硬朗越活越年轻做个享福的老寿星吧。”
一屋子人闻言都笑了,母女初见面的悲伤气氛一扫而空。
娘亲疼爱的戳戳我道,“好好说话,哪像个大夫的样儿?”
外祖母微微一笑说:“那就有劳妍儿了。”
“哎哟喂!老祖宗,这叫什么劳累!只要您能恢复健康,让外孙女我做啥都成!”
表嫂笑道:“妍儿妹妹来了,祖母的病就去了一半。那另一半再让妹妹这么一说,也“噗”的一下,没了!回头老祖宗该舍不得你走了。”
舅母闻言,转头对娘亲说:“我已经命人将东跨院收拾了出来,妹妹一家今后就在这里住下,别再回那个平安镇了。眼看着老太太的年龄越来越大,一家人离着近便,也好亲近些。”
娘亲笑道:“谢谢大嫂,我跟老爷再商量吧。”
外祖母疲弱的说:“你们一路上也乏了,先去休息吧。”
表嫂忙站起来道,“孙媳妇这就领姑母和妹妹过去,顺便再看看姑母她们还缺什么,媳妇也好及时的打发人去办。”
娘亲却拉着外祖母的手,不肯离开。
舅母从旁劝,“妹妹先去歇会儿,让娘也静一静。以后哇,有的是时间陪着娘说话,也不必非要急在这一时。”
外祖母也摇摇娘的手,意思是让她放心去。
我随着娘亲辞别外祖母,跟着表嫂去了东跨院。
一院子的丫鬟仆人正在归置行李,整理屋子。娘亲又忙着将带来的特产、礼物交给表嫂去分发。直到晚上,一家人才粗略的安置下。
当夜洗漱完毕,我正要上床歇息,就听窗棂咔哒一响,我猛回头,只见一瘦高帅气的少年站在了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