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怎么会是多尔衮

第58章:五十七.变故

怎么会是多尔衮 天青色 2024-11-28 19:22
在我模糊的记忆里,1625年应该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具体发生了什么,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大抵跟后金的一些战争是有关系的。
果真,二月份的时候,后金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而令人紧张,努尔哈赤整日愁眉不展,多尔衮也是常常到了很晚才回来,满脸都是疲惫的神态。
他回来的时候,我正倚在榻上看书,终日无事,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一些书籍,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季日娜常常过来陪我聊天,只是一来她有了身孕,我不愿意她劳累了自己,二来既然多尔衮这般忙碌,恐怕扎日勒那里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我想着还是让她常常在家好一些。
多尔衮走了过来,拨了拨火烛,光亮显得亮了一些,他坐在我的身边:“这么晚了,看什么呢?”
我转了转长时间坐着有些酸痛的脖子,对他道:“终日无事,找来些闲书看看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谁知他却误会了我的意思,从身边抱住我,将下巴搭在我的肩膀上道:“近日来军中事务繁忙没有时间陪你,是我的错。”
我倚在他的胸膛上:“我也并没有怨怪的意思,只是你这样忙碌,也要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是。”
他蹭了蹭我的头发:“福晋这样关系,多尔衮自当注意。”
我嗤笑,我们成亲已然有了一月,他却还是这般贫嘴的样子,每日里对我说话好像是嘴上抹了蜜一般。
“早些休息吧。”
他抱起我,走向我们的床榻,我习惯了他这样的方式。
躺在了床上,他还是像往常那般抱着我入睡,他习惯性地吻我,我也在尽可能地回应,他却再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只是抱着我,紧紧搂着我。
我不想让他等太久,只是现在,却不能笃定地告诉他,我真的已经彻底忘记了那个曾经深深隐藏在我的心里的那个人。
一段感情结束了,怎么才能算彻底忘记了,他给你的那些记忆,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浮现。
我只是在尽量减少进宫的次数,尽量避免看到他。
也许,有一天,我一直努力忘记的事情,真的就在一颦一笑间彻底忘记了。
多尔衮总是对我说,不急,不急,慢慢来。
那么好,不急,慢慢来。
我也想给他一个完整的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我的心。
都要一份完整的爱情。
当然,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优势。
多尔衮再把我当做一个福晋之外,还会对我说一些军事上的事情。
1625年三月,明军大举来袭,我也了解到了关于后金与明朝战争上的对比问题。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一时无力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分别退守城池。努尔哈赤却乘胜攻陷开原,占据铁岭。七月,明廷命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面对辽东的残破局面,力排朝中“进剿”之议,坚持主张“坚守渐逼之策”,实施积极的战略防御:在叆阳、清河(今辽宁抚顺东南)、抚顺、柴河(今辽宁铁岭东)、三岔儿(今辽宁抚顺市北)、镇江(今辽宁丹东东北)各重要关口,布置重兵,构筑工事,形成灵活机动的防御体系。企图首尾相应,小警自为堵御,遇大敌互相应援,不时出击搔扰敌人,伺机进行反攻。正当辽东形势趋于好转之时,明廷发生重大变故,神宗朱翊钧及新即位的光宗朱常洛在不足两月的时间里相继死去,熹宗朱由检即位;时三案(梃击、红丸、移宫)构争,党祸益炽。性情刚直的熊廷弼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以莫须有罪名被迫解职,由袁应泰代为辽东经略。将才粗疏的袁应泰一改熊廷弼积极防御政策,力主积极进攻,使得辽东军心涣散,边防紊乱。努尔哈赤抓住战机,于大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相继攻陷辽(辽阳)沈(沈阳),袁应泰自焚而死。辽东地区明军纷纷投降,大小70余城尽入金朝之手,努尔哈赤遂迁都辽阳。辽沈失守,京师大震,明廷命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以期扭转战局。熊廷弼力主“三方布置策”:集中辽东步兵扼守广宁(今辽宁北镇),从正面与金军对峙,牵制其主力行动;以天津为基地,集中水师主力,随时准备由水路进击辽阳附近地区;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建立船舰基地,集中部分水陆两栖部队,适时袭扰金朝的腹心地区。等待时机,大举反击。而王化贞则违背军事常识,主张将辽东主力呈一字阵摆开,分兵扼守辽河。“经抚不和”与朝内党争搅在一起,使得防御上集中与分散的分歧进而演变为防御与进攻的分歧。王化贞在其朝内党羽的支持下,取得了辽东战场的实际指挥权,并部署诸将,准备渡河进战。正当经抚矛盾日趋激烈之时,努尔哈赤趁机于天启二年(金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发兵攻占广宁,明朝总兵刘渠、祁秉忠等全军覆没。熊廷弼、王化贞带领辽东军民逃入山海关,关外几无遗土。三月,明廷改命王在晋为辽东经略,袁崇焕为兵备佥事,指挥辽东战局。但王、袁战略方针相左,不久即由兵部尚书孙承宗接替王在晋为辽东经略[35]。
孙承宗兼取袁崇焕等人的意见,一面派袁崇焕固守宁远,一面派水师驻守觉华岛(今辽宁兴城南菊花岛),以便水陆配合,屏蔽山海关。同时出兵收复锦州、松山(今辽宁锦县南)、大凌河(今锦县东)、小凌河(今锦县东南)、杏山(今锦县西南)、右屯(今锦县东)诸要地,作为宁远外围据点,将明军防线向前推进200多里,辽东战局初步稳定下来。天启四年(金天命九年,1624年)十月,因朝内党争所致,孙承宗被迫辞职回家,由不谙军事的兵部尚书高第接任辽东经略。高第一反孙承宗所为,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尽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守具、驻军,退守山海关。宁前道袁崇焕以死相争,才得以孤守宁远。
这些资料,有些来自多尔衮的描述,有些来自我在记载上的查阅,也有一些依靠我的记忆。话说我的小说也不是白看的,还是有些有用的记忆的。
在这些资料中,一个人吸引了我的目光:袁崇焕。
就是这个人,他让多尔衮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我该怎么提醒他,才能把对他的伤害降到最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