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易容的回答,玉侠的心中有了底数:“琴无厌的移花接木之计真是天衣无缝,玩得恰到好处哇!如果我猜得不错,这里一定藏着他的所有秘密。”说罢,解下自己的披风,为楚秋风掩住尸骨,然后顺着墙根寻找蛛丝马迹。他深信琴无厌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的人物。那位美少年将这座夹竹林利用假山密道封闭起来,而后再利用大自然的刁钻古怪威慑群雄,他定有自己的妙用······
可惜寻了整整一圈,也未曾找到点滴漏洞。忽然就听易容在一边喊:“大哥,这儿有本《吕氏春秋》,里面还有张字条,写着‘双绝’两个字,定是楚秋风留下的。”
玉侠慌忙接过来查证,连连点着头说:“不错,的确是他的笔迹。”
易容立马断言:“前面定有‘回龙’两个字,他肯定写了‘回龙双绝’。”
然而玉侠却不这么认为,眼瞅着那两个在下面着重点画了标记的字,竟然说道:“可惜,他只留下了这两个字哪!”一声长叹,似乎完全否定了易容的看法。小怪侠心中来气,不由愤愤嚷道:“两个字不足以证实吗?你仔细想想,大哥!天下除了他们兄妹并称双绝之外,还有谁能有如此显赫的声名呢?况且下面又是楚秋风着重点画了标记的。他约我们到这里来,其目的已经显而易见。大哥,你常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做事优柔寡断就不会出功效。’求你别再犹豫了,时间能够推迟,事情无法耽搁。”
玉侠摇摇头:“易弟,道理虽是如此,但我们不能不考虑的更广泛一点,把事情只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之内,只能被它捆住手脚,这与把猫拴在洞口捉老鼠一样,猫的技能即使再高,老鼠还是照样子猖狂哪!双绝,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这样单纯的两个字,前面没有回龙,你又怎能肯定他所指的不是另外两个人呢?”
“另外两个人?”易容惊讶加不解。
玉侠狠咬薄唇,将目光缓缓移向楚秋风,说道:“不错!楚前辈这一生孤影独吊,没有妻室,自然也就没有儿女。他把我和婵儿看成是他最亲近的人,疼我们,爱我们,时时鼓励我们刻苦练功,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记得三年前他离开逍遥居时还一再叮嘱我们千万不要荒废光阴,一定要成为中原的双绝······”
“大哥!”易容冷笑着剪断他的话:“你别再自欺欺人了行吗?其实,岳王庙才是你们最后一次分手。离开逍遥居时,他偷偷带走了《桃花石秘典》的副本,幸而多亏了婵妹的小心谨慎才未曾酿成后患。你难道不记得了吗?你当时那种连悲带气的样子。后来他虽然又把书不假思索的还给了你,但你还是向天发誓——只要有他在,你便不会再涉足江湖半步。三年后,《桃花石秘典》的正本又不翼而飞。蝴蝶谷逍遥居偏僻幽远,偏偏除了婵妹,你我之外就只有他最熟悉山中复杂多变的地形了,据此种种,你还偏袒他什么呢?”
玉侠依然固执己见:“我没有偏袒他,我们之间的情谊你永远搞不懂。”
“大哥,你别忘了,他可是马匪出身哪!”
玉侠却不理他,只面向楚秋风的尸骸缓缓跪下去,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向外走去。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他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楚秋风对自己的爱。
“大哥!”易容还不服气。
玉侠禁不住吼起来:“你别再说了,虎狼都有温情,何况他还是一个人。”
易容哑无言对了,乖乖的跟在他的身后,悄无声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雨停了,云散了,月儿半遮半掩露出羞答答的半边脸。
俩人一前一后下了石阶,走入竹林深处。地上还有许多积水,泥泞不堪,人踩在上面不时发出啪叽啪叽的声音。他俩谁都不吭声,正缓缓的前行,身边竹林中忽然亮起一点红光,接着竟走出来位带剑的少年。
那少年内衬红衣,外罩紫罗袍,手捧一枚火红的玉石袖镖,恰从他俩身边穿过,幽灵一样的形影,悄无声息。
“红衣紫罗人?”玉侠既意外,又震惊,脱口而出的同时正欲伸手拉扯,不料那人好快的身法,玉侠只觉得眼前蓝光一闪,那人便不见了。
“大哥,他是谁?”易容禁不住追问。
“一位十分神秘的武林奇人。”玉侠呆呆的,好久才吐出这样一句。
易容:“你认识他?”
玉侠:“谈不上,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第一次是在天王庄。”
“天王庄?”易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又重复了一遍:“你说天王庄?天王庄离瓦残壁,人死物失,他留在那座废墟里做什么?”
玉侠摇摇头,没做任何回答。如今他尚是一头雾水,又叫他如何回答呢?
易容圆睁二目,紧接着却又连珠式发出更多疑问:“他既然在天王庄,为何会来到夹竹林?假山密道如此错综复杂,他又是怎么进来的?他和楚秋风是什么关系?他俩怎么会同时出现在这里?”
玉侠接下去说:“另外还有琴无厌,他们三个人会不会也是同一条道上的呢?”
许多问题搁在一起,简直比乱麻还乱。既然暂时无法理清头绪,那么就只有凭着日后事情的发展来做进一步的推断了。
······
回到红园,天已经大亮了。秦峰带人送来糕点和美酒,并再三表示:“少侠请勿怪!我家公子要事缠身,暂不能前来探望,敬请谅解。”
玉侠连忙笑脸相迎:“小哥哪里话来?我兄弟承蒙琴兄厚爱,不辞劳苦,关怀备至,心内已觉不安,怎好再烦劳他呢?”
秦峰也笑了,颇带几分敬重的语气说:“少侠不必这样拘礼,我家公子生性善良,为人豪爽,视朋友如手足,不消说这点滴关爱是常有之事,便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他也会毫不畏惧。他常说‘为人处世求的绝不是回报,而是生命的价值。’”
玉侠点点头,深感那位美少年的魅力所在——普天下能够令自己身边的人发出由衷的赞美的绝不是凡俗之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