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的寿宴宴席摆放的很有意思,也很开放。男席女席虽是分开而坐,不过中间却利用湖泊一道不算宽的弯角形成相隔之势,只需稍稍一偏头,无论哪方的人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座位的人,而越是靠近弯角处的地方,相望的越是清楚。众人心中明白,之所以这样摆设座位,不过是为了这场名为庆贺李老夫人寿诞,实则是国公府挑选儿媳的盛宴。
弯角靠前的位置坐的是几大世家,往后便依次按官位高低来排位。杜夫人带着杜心悦几人因着特别的原因被安排在第三排,且是靠近湖泊的位置,已是离主位非常之近,且一转头便可以清晰望到对面围坐的男子们。杜夫人正襟危坐,悄声嘱咐身后的三位姑娘谨守本分,切不可丢了杜府的脸面。
杜心悦今个穿得正是前段时间庄绣娘送来的衣裳中的那套曳地浅绿长裙,上罩素色薄紗,腰间系着银色暗纹软腰带,除此并无他物。极其简单的装扮,却反而衬得杜心悦越发清雅脱俗,有如空谷幽兰。
忽然感觉到左侧湖泊那边一道目光扫来,杜心悦微垂了视线,不动声色貌似不经心的转过头去。原烨!虽然上次见面杜心悦只看到了对方那双眼睛,但是就是这样一双慑人的明亮的双眼叫她即使不识面目也认得出这位威震四海的镇远大将军。微愕一下,杜心悦便移开了视线。而另一头的原烨目光闪了闪,也收回了视线。
坐在原烨左侧的李明毅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看一眼原烨,又抬眼向对面望过去。那是杜家的嫡亲姑娘,长相虽不明艳,可胜在气质上佳。嗯?旁边的那位是杜家的庶女吧?接收到对方粉面含春、波光盈盈的一眼,李明毅勾起唇角,好个美艳动人的姑娘。
只是,到底你看的是哪一个呢?原烨。
在这边,抬眼扫视一下,杜心悦便发现临近左右的都是各大家族未出闺阁的嫡系姑娘,像周洛英、张欣、钱娴静都坐在离杜心悦他们不远地方,就连杨菲菲也赫然在列。
杜心悦扫了一眼便垂下眼睛。暗暗思量,这次国公府摆出如此大的阵仗,难道只是为了相看一个儿媳?未免有些太大张旗鼓了。
================================================================================================================静待机会的心怜分割线宴席热热闹闹的进行着,过了各家送寿礼这一段,接下来气氛便活泼很多,接连有几个名门闺秀表演了才艺后,气氛便越发祥乐。这时,杜心悦在老夫人房里见到的那位与吴家交好的夫人笑呵呵朗声道:“老夫人,今个是您的好日子,就连您这一大池子的荷花都开得旺旺的来应景了。好景配好诗,今个这么多姑娘们在场,不若叫她们来一场作诗比赛,咱也风雅一回,您说好不好?”
李老夫人笑眯眯道:“好好好,这个提议我喜欢。就以这碧荷为题,你们各作一首,谁要作得好,我就把这串碧玉珠送给她了。”说着撸下手上戴着的一串碧光莹莹的珠子,还笑呵呵的举给众人看。
底下的姑娘们即便不识得碧玉珠的品质,可光看是从国公府李老夫人手上摘下来的,也知道定不是凡品,况且,老夫人的手珠,意义非凡。一时众人便都兴奋起来。
这时,闫夫人眼睛转了转,合掌一拍笑道:“哎呦,今个老夫人这串珠子,恐怕要被杜家姑娘得去喽。”
李老夫人望一眼杜心悦,道:“这话怎么讲?”
“老夫人您可不知,杜家的那位心怜姑娘,作的诗那叫一个不同凡响。她的那首《江雪》,就连我们老爷都赞不绝口。”
“哦,有此等事,快快讲给老婆子听听。”李老夫人来了兴致。
闫夫人便含笑把《江雪》吟诵一遍,李老夫人边听边点头,等整首诗听完不由赞道:“果然是好诗!如此大气磅礴,真看不出是出自闺阁之女啊。”
与吴家交好的那位夫人接到吴夫人的眼色,便施施然开口:“既然这位姑娘有如此才气,想必今个以荷为题的诗也难不倒她,不如我们就叫她先来作,老夫人你看怎么样呢?”
李老夫人嘴角含着笑意,道:“也好,只是不知人家姑娘作好了没,大好的日子可别太为难小姑娘家家的。”
杜心怜早就等着这机会,一直屏气竖着耳朵听他们谈话,这时听李老夫人这样讲,便不慌不忙站起身,低眉敛目道:“多谢老夫人体恤,不过心怜知道今个是老夫人的好日子,可不敢故意拿乔,诗已经有了,只是不知入不入的各位夫人、姑娘的眼。”
“哦?这么快就得了诗,那就讲来吧。”
杜心怜有些忐忑,怎么觉得李老夫人的语气有些淡淡的。
而男子坐席这边,听小厮报告说那边的姑娘便是作出《江雪》这首最近传遍京都的好诗的人,大家一边议论纷纷一边饶有兴致的看过去。只见杜心怜系着火红色石榴裙,上罩银白色褙子,挽着随云髻,额间挂着三排小巧红润的珠子,鬓间一朵金丝嵌红宝石簪花,耳朵上一对金累丝灯笼耳坠。再看面容,一双媚意天成的上挑丹凤眼,小巧的琼鼻,玫瑰花瓣般的双唇。杜心怜整个人如同一株明媚娇艳的玫瑰,俏生生的站在那。
“没想到这位杜家的庶出姑娘,不仅才智过人,还有着如此出众的美貌啊。”
黄天宝摇头晃脑惊叹道,一旁的李明毅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这时杜心怜已经开始朗诵自己的诗,众人便不再议论,纷纷凝神听去。
“毕竟月湖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抑扬顿挫的念完,杜心怜信心满满。杨万里的这首诗简直太配国公府抱月湖如今的景色了!如今这个时辰,夕阳挂在天边,一大片灿灿的红霞落在抱月湖开得绚烂的荷花上,美不胜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老夫人细细品着,半晌拍起巴掌。“好诗,好诗,你这丫头心思巧妙,聪慧过人,杜老爷真是好福气。”
在场的夫人个个都是人精,听李老夫人这话,便明白李老夫人心里还是偏着杜夫人嫡系这边,所以只说杜老爷有福气,而不说杜夫人有福气。
杜心怜的这首诗一出,众人便争相议论,越议论越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妙,首句看似平淡,却浑然大气,接下来的两句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衬托出抱月湖荷花盛开的无边美景,实在是巧妙至极。
杜夫人手心里紧紧攥着手帕子,耳朵里听着周遭众人对杜心怜的赞美,虽然面上还端着和气的神色,可心里却恼火极了。她没想到,这个小小庶女,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了她们母女如此的难堪,着实可恶!
忽然感觉冰凉的双手被一双暖暖的小手轻轻包裹住,这是杜心悦的手。杜夫人担忧的看向她,却发现杜心悦面色平静,还带着微微的笑意正安抚的看向她。
“娘,无需多虑。”
杜夫人眼眶微湿,点点头。
而暗中挑起这场作诗比赛的吴应语,听完杜心怜的诗,一时怔愣在当场。和对方的诗一比,自己的简直就像是上不得台面的大俗之物,吴应语心有不甘,可又无计可施,只得气红了双颊,幽幽怨怨的看向自己的娘亲。
吴夫人啜口清茶,示意她不要在意。国公府,不会为小侯爷娶一个庶女为正妻的。这点,在她和国公夫人会面后,更加确定。
由于杜心怜的诗实在高出众人水准一大截,导致之后根本没人敢与之较量,就连吴应语都自动放弃了。所以,李老夫人的那串碧玉手珠,理所当然的归了杜心怜。
杜心怜上前从老夫人手里取过手珠,低垂着眼角迅速瞟了一眼对面的男子坐席,之后便回到自己的座位。
正巧,这时小丫头正在给杜心怜的茶杯填换新茶。杜心怜坐下后,不知怎么的,面前食桌上的一碗热汤便一把泼了出来,全都倒在了杜心怜的衣裙上。正把茶杯放到桌面上的小丫头骇得白了脸,扑通便跪下一迭声认错。
杜心怜楚楚可怜的站在原地,咬着嘴唇看着自己脏污的衣裙。一直未出声的国公府当家李夫人这时急急道:“快请杜姑娘去换了衣裳。”说完,带着谴责的目光似是不经意般扫过杜心悦。
在场的人见这幅情景,看杜夫人和杜心悦的目光便不自然起来。等到看到杜心怜只是踟蹰的站在原地,却并未跟随小丫头去换衣裳,便都明白大概是庶女并不受宠,出门参加宴席,除了身上这套好的,却并未带任何替换的衣物,一时看向杜夫人和杜心悦的目光便明晃晃带着异样了。
杜夫人气得心肝直痛,可却发作不了。因为杜心怜的东西都是崔姨娘准备的,她确实没有过问,现在被人误解,却又不能不顾身份的急急解释,更是气得眼冒金星。
杜心悦看着杜心怜扭着手站在那,微微一笑,吩咐绿意道:“绿意,还不快点把四姐姐的衣裳递过去。”说完,又语气俏皮的对杜心怜道:“四姐姐你看娘有多细心,知道我们姐妹粗心大意,保不齐忘掉点什么东西。这不一直交代绿意把我们姐妹的衣物都收在一起呢。这事姐姐的丫头荷花是知道的,怎么她没和姐姐讲吗?”
荷花白了一张脸,赶紧跪下认错,听杜心悦这么一说她才记起,出门前绿意确实来找过自己交代了这件事,可当时自己正忙着帮杜心怜装扮,听过便抛在了脑后,根本没想起对杜心怜讲。这下,坏事了。
杜心怜接过衣裳,柔柔道:“算了,下次不要再犯。”言罢,又对着杜夫人福福身:“多谢娘亲惦记。”
杜夫人扯起个笑容,点点头。这件事她并不知情,看来是心悦自己办的。一时心绪复杂,这么个玲珑心思的女儿,将来却不知要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