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多月前。
蓝田与风都交界的沧浪江江面上,一叶翩舟慢慢出现,顺着沧浪江激流而下,朝着蓝田玉池的方向驶去!
此刻,天上正下着小雨,是为春季,正是春雨如丝,润物无声的季节。
细细绵绵的雨滴淅淅沥沥地落在江面上,泛出一圈圈细小的涟漪,不断地扩大,然后慢慢消失在江面上。
一个白衣女子静立在小舟上,她撑着青竹伞,眼神望向远方,面容精致,气质淡然高华,微带清冷。
两岸的青黛色山峦随着小舟的疾驶,渐次远去。
白衣,青竹伞,小舟,黛山,定格为一副完美的画面。
舟行了片刻后,雨声初歇,白衣女子缓缓收起青竹伞,这才露出完整的面容。
这女子赫然便是依笙,风都之事告一段落后,依笙去沧浪江边的石屋寻找蝶影,却发现蝶影竟然被蓝祈轩偷偷带走了,并在沧浪江边的鉴桥上留下“蓝田玉池,刀光剑影”八个大字。
而且,从玉灵口中,依笙得到有关自己身世的一些线索,竟然也与蓝田有莫大的关系。
还有,在擎风殿企图毒杀风无忧的那个神秘人,他的去向也很可能是蓝田。
这种种事件,都决定了依笙不得不踏上通向蓝田玉池的道路。
此刻,小舟已行至岸边,依笙付了银两,向船家道了谢,便一路朝着蓝田玉池的城门方向走去。
蓝田玉池也被世人称为“玉都”,是享誉天下的“产玉之乡”,也是蓝田国的都城。
蓝田玉池盛产美玉、美女、美食,是一个民风婉约,富足安乐的城邦。
通往玉都的官道上,人来人往,有许多来自各地的商贩,他们从家乡运来本地特产,赶来来玉都进行交易,再将换回的美玉美食带回家乡,再次出手,这一来一回,便能从中赚取巨大利益!
只是这一来一回,距离遥远,交通也不方便,少说也要花上个把月,路上还容易遇到土匪山贼,所以,这巨利也不是任谁都有勇气和魄力去赚的。
走了大半个时辰,蓝田玉池的宫门已遥遥在望,依笙不由加快了步伐,从城门进入。
正是春雨方歇,落花时节,残红凋落。
蓝田玉池的空气一片清新,想来道路的排水疏通设施建设的很完善,青石板路面上只有淡淡的水迹,街道宽阔干净,两边是整齐排列的两排商铺,这些商铺红砖绿瓦,都建得精致婉约。
玉都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
有许多穿着各式绸衣,梳着各种发髻的女子在街道上随意逛着,她们小脸大多只有巴掌大小,五官也小巧精致,肤色白皙,眉目清秀。
她们有的在街道上随意逛着,东看看西瞅瞅,一会儿看看这个铺子,没见到中意的,便转头又去看另一家。
还有的三五成群地走在道路上,指着街道上某个潇洒俊逸的青年低低议论着,时不时还捂着嘴,发出几阵偷笑声。
依笙缓步走在这春意浓浓的街道上,看着这个充满了温情暖意的蓝田玉都,嘴角轻扬,不由露出一个笑容。
美好温馨的场景总是让人忍不住便露出笑容来!
依笙继续往前走,又走了一会,眼前突然出现一弯湖泊。
此刻,湖面上正泛着许多小舟,这些舟船有的简陋,有的齐整,当然,也有几艘较为奢华的龙舟。
舟船上到处可见穿着宽大的衣袍,宽衣博带,披头散发,席地而坐的男子,这些男子各自忙着,或弹琴,或吹笙,或作画,或吟诗作对,或品茗下棋。
无论他们做的是什么,都个个神态坦然,自然随意,从容洒脱。
“这个地方真有意思。”依笙饶有兴趣地望着湖面上的小舟,和小舟上形态各异,却各得自在的人,在心里暗暗道。
依笙向路人打听后,才知道,这弯出现在蓝田玉都主街道上的湖泊,叫做“玉阳湖”。
而玉阳湖的边上则建着一座规模很大的酒楼,叫做“醉筱楼”,
这座醉筱楼,楼高五层,三面临水,正面临街。
醉筱楼素来以玉阳湖畔的孤鹜落霞以及湖里泛舟的才子佳人而闻名于玉都,是蓝田玉都最有名的酒楼,每天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日落时分,醉筱楼前必然是一片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忙景象!
醉筱楼的主人聪明地将玉阳湖的地理优势、自然景观,以及文人墨客利用起来,建成这座醉筱楼,使醉筱楼成为蓝田玉池最有名的酒楼,有这种创意的人,定然不会是庸俗之辈。
这蓝田玉都的繁华热闹,自在闲适之景,在风都却是见不到的,可能在大风之祸解除的若干年后,风都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吧!只是离开之前,依笙却是没有看到。
多年的江湖经验告诉依笙,若想最快速度地打听消息,酒楼是再好不过的去处了,于是依笙打算先进这醉筱楼一座。
她抬步正想踏入醉筱楼,顺便可以打听一下蓝田玉池的皇宫所在。
谁知这时,却听到一阵断断续续,颇不协调的悲音从远处传来,这阵悲音虽然较弱,却固执地飘荡在玉都街道的上空,丝丝缕缕钻入路人的耳中,让人无法忽略。
路上的行人无论男女,听到这阵悲音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待辨别出这音律是谁所奏时,他们个个脸上都露出欢喜之色,纷纷放下手中正忙着的事,朝着琴声飘来的方向走去,依笙好奇之下,也顺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众人围聚之地。
这是一个装饰精巧的木制吊脚竹楼,到了这里,那阵悲音便更加清楚了,这一阵阵悲音显然是从这个竹楼里传出的。
依笙抬头望去,只见这栋竹楼离地一米,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成上下两层,竹楼底部的四角以及中间都立着一人合抱的木头桩子。
竹楼的二层中间镂空,只有一层粉色的薄纱挂在竹楼上,隔离了人们的视线。
这座吊脚竹楼典雅清秀又不失端庄,有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的美感。
此时,有微风缓缓拂过,吹起薄纱,人群中有女子眼尖,趁这空隙看清了竹楼里抚琴之人,用小手捂着嘴,发出尖细的惊呼声:“哇!是玄玉公子哎!”
这女子的声音未落,人群中顿时发出阵阵此起彼伏、疯狂的欢呼声与呐喊声:“玄玉公子!玄玉公子!……”
依笙微微诧异,她实在没想到,如今,蓝田的民风已变得如此开放了,枉她在风都时,还拿蓝田旧时未婚女子蒙面的习俗说事,好在,来过蓝田的武林人士不多,不然她的谎言大概早就被拆穿了。
也不知这“玄玉公子”究竟是何等人物,竟引得气质柔婉的蓝田少女这般疯狂!
依笙好奇地朝竹楼里望去,但因为有薄纱挡着,凭她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个若隐若现的玄色身影。
众人还在疯狂的欢呼叫嚷,却忽闻琴声乍歇,只听到一阵“砰”的撞击声,自竹楼里传出!
众人呼声一滞,心里微惊,这时,只见一个玄色身影从竹楼里飞掠而出!
“高山已断水不流,知音既亡琴不鸣,人世黄泉两不见,不若身随知音去!”一声饱含无限悲痛的叹息声传入众人耳里,不待众人看清他的面目,玄玉公子的身影已消失不见。
清风浮动,吹起薄纱,众人这才看清,空荡荡地竹楼里,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一把断琴孤零零地躺在地板上,有见识广博之人,惊呼道:“这是幽独老人的‘独幽琴’!没想到,这玄玉公子与幽独老人竟然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幽独老人于前日驾鹤西去,这玄玉公子以琴相祭,果然是性情中人啊!
而依笙显然没功夫注意这人的感叹,她足尖轻点,人已如白鹤般冲天而起,落在左边的屋顶之上,然后直向远方消逝的那抹玄色身影追去。
只剩下围观的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不声不响,一动之下却惊世骇俗的两人,不知是为玄玉公子的突然离去而惊讶,还是为这不知名的女子所施展的高深轻功而错愕!